专家团队/Expert team
管理视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团队 » 管理视窗

OPI®量化增值审核——助力中国建筑企业管理提升

时间:2013-11-15 8:04:00   发布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1712

一、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成熟度偏低

2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建协认证中心客户年会暨建筑业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建八局、中铁六局等大型央企以及地方骨干施工企业的近百名高管参会,会议发布了2012~2013年度《中国建筑业企业管理成熟度报告》。对企业经营管理如何进行科学、系统的量化评价提出了建议。报告显示,2012~2013年,中国建筑业企业管理成熟度的平均水平(竞争力发展指数)为29.18%,******实践为56.59%。中国建筑业行业平均管理水平低于全国企业的平均管理水平(45.41%),******实践低于全国8.38个百分点。中国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成熟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测评结果来看,我国建筑业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很多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的水平,然而总体成熟度偏低,制约了中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日、美、欧发达经济体和我国的质量管理进程

日本: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日本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日本是通过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典范,戴明质量奖在推广普及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日本产业竞争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的爱德华• 戴明博士最早把质量管理介绍到日本。日本的松下、丰田、美国的佛罗里达电力等都曾获得戴明应用奖。日本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把TQC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而且使经营战略得到贯彻实施。戴明质量奖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纠正了企业过去不重视经营战略的做法,引导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戴明质量奖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奖项。

美国:由于日本企业与产品在全球大获成功,TQM迅速向世界各国普及推广,并且在实践中产生出新的质量管理论和方法。TQC起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开花结果,20世纪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工业和经济复兴做出了贡献。

美国商务部部长马尔科姆• 波多里奇坚持认为,TQM是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强大的关键因素。 为表彰他的贡献,1987年8月20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美国“马尔科姆•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依据该法案,波多里奇质量奖创立,用以表彰美国企业在TQM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波多里奇奖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美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绩效标准和期望水平。在对企业关键的质量要求和运作业绩有着共同了解的基础上,波多里奇奖的评价标准能够促进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交流与共享,还可作为企业计划、评估、培训及其它用途的工具。

波多里奇奖是一个杠杆,引导企业通过连续的质量改进和设定业绩的卓越标准而获得顾客满意。“质量”在波多里奇奖中有了更广泛的含义,由于波多里奇奖是针对“管理质量”和“经营质量”而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

欧洲: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日本的戴明质量奖在推动和改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所取得的质量成效,使欧洲企业有所感悟。他们认为欧洲有必要开发一个能与之相媲美的欧洲质量改进的框架,并设立“欧洲质量奖”。一是激励和帮助欧洲的企业,改进它们的经营活动,并最终达到顾客满意、雇员满意,达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卓越化;二是支持欧洲企业的管理人员加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的进程。

中国:全国质量奖。设立全国质量奖的目的,一是引导企业关注市场竞争的焦点,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而重视经营质量;二是通过卓越绩效模式,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加速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树立获得卓越绩效的标杆企业,将他们的经验为广大企业分享,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水平。

在我国,1982 年曾开展过国家质量奖评审工作,1991-2000 年评审工作一度停止。2001年再启“全国质量奖(CQMA)”。现在,全国质量奖已经是企业在经营质量方面的最高奖项并成为中国经营管理最好的公司之重要标志。

中国海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山、总裁王丽自2003年起参加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并连续多年担任评审专家组长,王海山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三、中建协认证中心推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成果

管理体系认证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确实是每一个认证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引起近乎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周期循环已经不可避免,所有行业都在思考着未来,期盼早日走出阴霾,认证行业当然也不会例外。危难之中蕴含着机会。如何抓住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科学谋划。中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规模的增长和企业的扩张,“十二五”期间最为重要的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战略定位,也就是走哪条路,过去的粗放经营模式已不能支撑未来的发展,必须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二是人力资源,必须建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就是建立“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框架的人力资源发展体系。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什么事都好办。

中建协认证中心于2009 年开始推出的“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增值审核、集团化审核、人力资源审核、施工现场安全审核”等系列增值审核及服务产品得到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有效推动了企业发展。《中建协认证》杂志、《卓越管理通讯》及中心承办的中国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论坛等得到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的高度评价,中心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建设行业发展及国家认证认可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2007年10月23日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针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编,中建协认证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参编认证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在2010年6月10日发布了第21号公告,明确了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规范》,也就是明确要求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 标准)的要求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按照“1+1” 的模式来进行认证审核活动,是促进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化的重要措施,必将对建设行业认证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中建协认证中心2010年12月21日正式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批GB/T50430建筑施工领域QMS认证认可证书,成为中国建设行业认证史上的里程碑。

在2012-2013中建协认证中心客户年会暨建筑业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上,由中建协认证中心和北京海德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国际)联合组织调查的该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持续关注2011年跟踪的180余家建筑业企业的基础上,2012年又通过参加收集各级质量管理奖企业、对认证企业实施增值审核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的区域企业竞争力测评等渠道对企业竞争力情况评估,新增企业数量56家。

此外,通过OPI®测评工具已经积累了一个包括测评数据和数据背景在内的庞大的数据库。截至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有超过600家企业的测评数据,近万家的背景数据, 而且还在逐年增加。如何系统地提高中国建筑业企业管理成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调研指出,可通过“企业综合管理体系OPI®量化增值审核”,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全面覆盖管理体系的同时,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诊断,从文化、战略、顾客与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等7个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系统评价,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及改进空间,进一步提升管理体系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

量化审核的优势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的各个维度分值,进行对比找差距。另一方面,可根据每次测评结果,了解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维度的绩效水平发生了变化,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现管理升级。通过提升领导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战略决策下的管控模式、积极开拓市场保持企业稳定增长、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实信息化、推行过程精细化管理等专项内容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提升内部管理的必要途径。

 

四、关注未来,应对困难的有益启示

1. 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国家质量总体水平提升为宗旨,以推动认证认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法治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认证认可工作体系。同时“十二五”时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认证认可阶段性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国家认证认可制度;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拓宽认证认可服务领域, 创新认证认可手段,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培育检测、认证市场,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继续实施认证认可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和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基础建设。通过五年的努力,为实现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于2011年5月发布实施。中建协认证中心将着力于“专业”与“价值”, 坚持“专业化、增值化、国际化”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成为“组织高速成长******合作伙伴”,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2. 积极开展增值活动,满足客户需求,推动行业进步,开创美好未来。

“基于绩效的审核”。除了按照认证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审核,审核员在审核中要关注组织的经营目标(Business Objectives)和绩效指标(Performance Targets),并要与最高管理者讨论这些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和实现过程中的障碍等。经营目标已经超越了质量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范围,更加贴近组织的实际经营情况。管理体系只是组织经营的一部分内容而已。“基于绩效的审核”方法将从整体的角度来判断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这种审核方法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符合性审核,视角更大了。我们认为,审核方法的内容并不重要,他们关注获证客户的需求,勇于创新的做法才是值得借鉴的。新的审核方法推出之后,对审核员的持续培训是实施增值审核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国在认证认可“十二五”中针对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为认证对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并明确指出:“继续保持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全球领先优势,努力提高认证质量,扩展认证应用领域,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继续深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提高认证有效性,为认证对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管理体系认证增值审核开展,一些行业认证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中建协认证中心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率先开展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综合管理体系量化增值审核、集团化审核及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专项审核等等,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

一般的增值审核活动如何进行,我们通过整理行业机构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为获证组织和认证机构开展工作有所裨益。

增值审核是ISO组织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理念,是审核的一个创新,同时,也是确保审核为相关方接受,确保审核工作长盛不衰的一个举措,否则审核如果不带来增值,不会为受审核方带来效益,降低了客户申请认证意愿和接受审核的意愿。

审核是认证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增值审核是认证活动中增值服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根据IAF下属的APG(Auditing Practice Group)的说明,梳理在QES审核中开展增值审核活动进行探讨,以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审核工作。

首先要定义和理解什么是增值审核,什么是增值审核?增值审核是指使审核工作更加有用。更加有用包括对被审核方、顾客和认证机构三方而言,主要体现在:

● 向最高管理层提供其实现战略目标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 提出可以改进其业绩的问题

● 为被审核方识别改进机会和可能出现风险的领域

● 通过提高被审核方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满足顾客要求

● 提高第三方认证的可信性和信誉

从上述范围不难看出,增值审核不仅仅只针对被审核方,而且还针对顾客和认证机构而言,这一点显然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有所不同,当然这三个方面的增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对被审核方的增值的服务上。那么在不提供咨询意见或不损害审核原则下,又如何能提供增值服务?

要提供增值审核服务,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在审核准备上,另一方面在人员素质,第三方面在审核技巧上,当然三个方面也是一般审核重点,但为了能够实现增值审核,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充分的审核准备。充分理解审核范围,产品过程,特别是识别关键过程;收集与审核范围相关的背景材料,如法律法规要求,产品标准,相关生产工艺;

充分理解被审核方的期望、战略、目标及其企业文化/营业热照,许可证,进行被审核方的风险评估;

相关资源配置,选择合适的审核组,特别是专业审核员的水平,审核组进行充分沟通。注意过程方法和PDCA方法的应用。

除了做好审核前的充分准备,还在人员责任、审核技巧、审核报告等相关审核过程中加以关注。比如,强调人员责任要求对所有审核员应基本熟悉被审核方所在行业,同时还应有相当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不了解企业管理去审核QES就好像不为企业创造效益的QES 是一样的,是不可能提供增值服务的,也不会有生命力的。除此之外,审核员还应该具有风险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证据意识。又比如,审核技巧需关注过程而非程序,即了解过程输入、输出和过程的管理者及其职责,对过程来说可能需要编制一些程序,作业指导书,检查清单等文件以便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但是真正驱动过程的是过程的业绩,因此,过程业绩即有效性才是应该更加关注的焦点;关注结果而非记录,有些记录对于提供符合证据是完全必要的,但增值审核应该更加关注记录所包含的内涵,并非记录本身,同时审核员还应该意识其它形式证据的可信性并加强对最高管理层、关键过程审核。审核报告(包括不符合报告及观察项报告)则是审核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审核人员特别应该注意审核报告的质量,除了根据要求就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外,还应特别注意提出被审核方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改进机会。

3. 中建协认证中心开展基于综合管理体系OPI® 量化增值审核

中建协认证中心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 T19580—2004)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自主开发的旨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结合审核活动量化增值审核服务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规模中等以上、有一定企业管理基础,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各类组织,特别适合那些企业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扩张,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调整,生产流程需要重新梳理,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KPI 目标管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各项管理活动质量以及企业文化需要相应调整的企业。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优势与改进机会,在追求卓越绩效的道路上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与前进的方向,以达到逐步缩小企业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先进水平之间差距的目的。作为增值审核的一种体现形式,该项目可以与企业ISO9000管理体系外审结合进行,不需要单独策划与实施,充分共享管理体系外审中所获取的信息,仅在必要时进行适量的补充调查。

以第三方认证审核为手段,根据收集到的必要信息做出组织当前管理水准的评价,包括优势与改进的机会。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行量化测评,与标杆对比,准确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及发展趋势。采用的诊断调查方式是根据“评价准则”的22个条目共形成49个测评内容,结合管理体系审核的进程,审核员针对49项测评内容,主要通过交谈、查阅资料、现场实况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评分,审核组根据49份评分表的结果及其所反映的信息,汇总分析、计算出每个条目的得分及总分值, 编制反馈报告。最终为客户提供一份书面的《企业综合管理体系量化增值审核测评报告》,审核报告中除了包括组织在领导、战略、资源、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七大部分和对全部的22个细化的管理方面做出的分别评价,并公布与标杆水平对比结果,而所有的评价结果均是以充分的客观证据和数据为基础的。

 

五、增值审核给客户带来的益处

“OPI® 测评”推动中铁六局管理体系认证再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推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落地生根,实现体系认证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本质融合,充分发挥体系认证对企业管理提升的助推剂作用,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建协认证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近期,中建协认证中心以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2012 年度体系认证复评为契机,在对企业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审核、GB/T 50430-2007 认证和GB/ T28001-2011 换版审核基础上,首次使用OPI®方法对企业管理成熟度进行量化测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本次测评,中建协认证中心于年初就与我们积极沟通,并详细了解企业的年度管理工作重点,征询对体系认证的需求和想法。在此基础上,认证中心协助中铁六局精心制定测评方案,并选派了16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突出的审核专家组成审核组。审核组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对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本部机关、8个子公司和4个分公司的机关、6个分支机构,以及涵盖所有产品范围的21个工程项目管理部进行了现场审核,获取了大量基础管理数据资料。审核组按照审核流程分别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经营结果等7个类目及22个条目做了量化打分, 并参照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分析。通过企业管理成熟度进行量化测评,既总结出了企业管理优势所在,也诊断出企业管理短板。与以往的符合性审核比较,此次增值审核让企业确实感到审核水平有很大提高,感受很深。

1. 审核意见全面、客观、深刻。此次审核从企业管理的22个方面全面审视,逐一剖析各方面的优势及改进空间,证据充分,条例清晰,使企业对自身的管理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特别是审核员对建筑企业管理现状很熟悉,指出的问题有一定高度,与企业领导的看法比较一致。

2. 审核报告系统性强。此次审核报告从七个方面分析企业管理现状,系统性强,层次清楚。同时将企业的现状与过去对比、各部门之间进行对比、与优秀企业对比、与企业未来发展要求对比,问题清楚、建议明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体系认证复评的末次会议上,企业各级管理者一致对中建协认证中心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所做出的测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报告非常切合企业的管理实际,问题找得准,为我们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改善经营绩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为体系符合性审核不断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审核质量创出了一条新路。

 

六、结束语

全球视野,本土优势,以人为本,转型升级。在低头干活的同时,不忘抬头看路,而且以全球视野来审视认证行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据此来积聚自身优势,建立和发展人才和团队,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中建协认证中心愿与获证组织加强沟通,共同进步并致力于成为组织高速成长******合作伙伴!